近日,烏克蘭總統選舉拉開帷幕,宣佈參加競選的既有季莫申科這樣的政壇老面孔,也有像“巧克力大王”波羅申科這樣的新人。但這些候選人的政策主張基本相似,都是親西方反俄羅斯的。烏克蘭民眾的選擇並不多。
出現這種情況源於目前瀰漫在烏克蘭國內的一種情緒化思潮。自克裡米亞脫離烏克蘭並加入俄羅斯後,烏俄關係就十分緊張,烏克蘭反俄情緒高漲。其實,這種激進情緒在亞努科維奇宣佈暫停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議時就已經存在了。此後,從反對派將亞努科維奇趕下臺,到克裡米亞宣佈獨立,再到俄羅斯全面控制克裡米亞,進而導致烏克蘭臨時政府聯合西方對抗俄羅斯,一系列的局勢發展讓這種激進情緒變得更複雜、更深入。
考慮到烏克蘭的具體形勢,這種情緒化對於烏克蘭人理性認清國家處境是無益的。正如一些分析指出,烏克蘭危機之所以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與其幾百年來複雜的歷史、民族、文化和政治淵源密不可分,近年來的經濟、社會以及政府因素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更不用說導致烏克蘭深陷俄羅斯與西方對抗風暴中心的地緣政治因素。眼下,烏克蘭從民間到政府反俄情緒高漲,呼籲全面投入歐洲懷抱的意見占主流。但這樣做就能化解引發烏克蘭危機的諸多原因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烏克蘭的反俄情緒有可能導致克裡米亞模式在其東部重演;而烏克蘭現實的財政危機動輒需要上百億美元的援助,可美國和歐盟經濟還未複蘇,所以也指望不上;烏俄之間的經濟聯繫原本緊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領導人拉加德曾表示烏克蘭經濟之所以沒有惡化,俄羅斯的援助起了很大作用,更不用說烏克蘭對俄羅斯嚴重的天然氣依賴。國內的問題都無法輕易解決,烏克蘭要想擺脫地緣政治對抗中心地帶的命運更是難上加難。
歷史與現實表明,想依靠倒向某一方來解決烏克蘭所有的問題是行不通的。如今烏克蘭再次面臨選擇,如果烏克蘭民眾因為當下的情緒化而再次選擇政策傾向偏激的領導人,恐怕未來動蕩的局勢將會在這個國家長期持續下去。(曹岳 文章來源於《世界新聞報》) (原標題:烏克蘭須告別情緒化)
- May 19 Mon 2014 03:18
烏克蘭須告別情緒化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