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andi Sturrock
  我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當時我們的成立者,成立這個俱樂部的發起人,他們是第一次來到中國,並且建立了與中國的貿易聯繫。在1953年的一次訪問中,我們與中國達成了一個3000萬英鎊的貿易計劃,即使根據今天的標準來說,3000萬英鎊也不是一個小數字。今天我們這個俱樂部還在繼續地加強與中國建立和促進友好的關係,既包括商業也包括文化方面的聯繫。
  我想談一下英國的製造業。在1970年和2004年,我們在世界上製造業大概是第四位,但是現在已經到了第七位,因為現在我們是中國、美國、德國和日本起到主導的作用。當然了,我們沒法與美國和中國這些大國相比了,因為我們只是一個很小的國家,所以我想我們英國必須要做一些調整。
  上世紀70年代末期實施的開放政策讓更多英國企業來到了中國。我想與中國的產業界相比,大家可能有一個印象,英國的製造業是下降了,但是並不是這樣,因為我們是進行了結構的調整。我們是工業革命最早發起的國家,在100多年裡面,英國一直是一個發達領先的國家,在很多方面,鋼鐵、煤炭、紡織品,並且有很多的國際貿易,並且我們現在也有非常大量的中產階級,但是現在是風水輪流轉了,輪到我們從中國這學到一些新的東西,因為中國現在製造業占GDP很大一部分,我希望我們的製造業也能夠像中國占到GDP很大的比重。
  我們現在正在從中國學習,因為我們知道製造業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在過去三年裡面,英國每六個企業就有一個企業把他們的生產業務,以前是轉移到海外了,現在又轉移回英國。英國的製造企業,他們開始將更多的一些生產的業務轉移回英國,特別是在過去的兩年。應該說對於英國來說,製造業並不像在中國占的比重那麼大,但是製造業對於我們的經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就業機會是250萬人口,是我們出口量的一半還要多,占了我們出口的53%。另外我們的商業研發的四分之三是製造業。
  製造業的變化現在正在加速,主要是因為技術和競爭。英國的製造業也從煤炭和鋼鐵轉移到了現在的一些現代的產業,比如說汽車、空間技術、生物技術和能源。汽車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很多人可能認為英國現在並沒有一個知名的汽車品牌,因為我們的轎車品牌都賣給了中國和印度的企業,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在汽車製造方面沒有技術。正好相反,我們現在在高性能的運動競賽汽車方面,和一些最尖端的汽車配件方面仍然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另外,我們的勞動力市場非常靈活,我們的政策非常穩定,我們在歐盟國家裡面,吸引的國外投資是非常多的,而且製造業的發展一直是非常穩定的。最近英國也是在逐漸地恢復它的全球製造業中心的地位,根據一些研究表明,2014年,我們的製造業增長了2.7%,大家可以與德國的1.6%和法國的0.7%來相比。另外一項研究,像波士頓的咨詢集團,他得出一個結論說,英國是在西歐生產產品最便宜的地方之一,另外這個報告還把英國與荷蘭、印尼和印度併列稱為冉冉升起的區域明星,我想英國這樣一個優勢是取決於他的勞動力成本、市場,以及我們稅收稅率還有金融體系,以及我們的技術。
  關於中英的關係,我們與中國的商業聯繫一直是非常緊密,從今年開始,我們有很多中國的企業到英國去,尋求英國的機會,也就是走出去的新政策。我們在第一個季度有20億英鎊的新交易,另外在2013年達到了新高,我們雙邊的貿易比前一年增長了18%,而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雙邊貿易的增加只有3.8%。
  我第一次來到中國的時候是在1979年,從那開始,我經常有一個感覺,就是中國在西方經常被誤解,但是這個現象正在快速地變化,在過去一個十年裡面,我們普通人之間,政策制定者之間,政界、企業界,大家好像都有了更深地瞭解,而且這個變化每天都在繼續。在我這一次離開英國的時候,我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是我們的政治家邀請一些住在英國的中國人到英國的下議院去,對政策發表一些意見。我沒記錯的話,這是英國第一次對住在英國的中國人以這樣的方式去發表意見。
  一個英國的政治家最近寫了一本書,這本書裡面他就談到了與中國進行交流交往,可以讓英國人獲益,他認為中國在今後20年裡面可能會成為一個新的中心。他在他的書中這樣說,如果亞當斯密現在正在寫《國富論》的話,那麼他可能會引用深圳富士康的例子,而不是完全依賴於西方的那些例子,因為在富士康生產的節奏是非常快的,而且他們的創新做的非常好。另外他也認為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具創新的地方之一,很多人相信中國會產生下一個硅谷。
  現在歐盟,也包括美國,大家都在探索新的生產工藝,希望把製造業再拉回到歐洲和美國。現在有很多的研究項目,希望通過這些研究項目能夠以低成本的方式把製造業再拉回到美國和歐洲。
  我們現在看到一些新的技術,這些新的技術可以給我們生產新的產品。我們的一些現有的技術也可以進行升級改造。比如說機器人技術、納米技術、智慧技術、大數據以及增材製造、3D打印。有人說對於製造業來說,3D打印的影響會引入我們另一輪的工業革命,所以以後的生產不僅僅是生產,而是一種更大範圍的創造價值。製造業創新是英國非常擅長的,英國也是世界3D打印支持和研究的重要的中心,很多英國的大學現在都有相應的課程和研究項目用於增材製造。我們的政府一直非常強調保持英國在世界上的技術和設計的領先地位,今年英國政府一共安排了40多億人民幣的預算來支持新的製造業技術的發展,其中有1.4億元人民幣用來支持英國的企業來開發新的製造業解決方案,包括3D打印技術等等。這方面我們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新的進展。
  再談一談未來的機會,英國政府已經制定了遠期到2050年未來製造業的新發展戰略,當然英國政府也在這個報告當中指出了未來的一些挑戰,比如說提高產業的競爭性,比如說不斷的調整產業適應性的發展,還有就是在生產流程當中充分發揮科研結果,以及研究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關係。我想產品和過程必須要做到可持續的發展,我們要強調生產過程中材料的再一次循環使用,一直到他們最終到達可使用的極限時間。
  我想我們同時也需要一些更多的避路系統來解決能源的浪費。我們相信中國在這些領域都有一些重要的角色可以去發揮,因為中國和世界一樣,正在進行重要的經濟的轉型,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合作。再回到英國作家所寫的一本書,他說很多個世紀以來,我們是通過一些長途危險跋涉出來的路作為我們連接各國的通路,當然他這裡說的就是絲綢之路。我想以後我們不是說再去交易絲綢,我們還有更多的一些東西可以去發展,所以我們需要加強國與國之間的理解。
  中國和英國、歐洲甚至全球不僅在製造業上有無限的合作機遇,中國現在在這個新紀元里,從產量上來看好像是19世紀的英國一樣,是今天全球製造業的領軍者。
  英國48家集團
  俱樂部CEO
  Mandi
  Sturrock
  【英國率先建立與新中國的商貿聯繫體現了務實的商業思維與長遠的戰略眼光。以重慶為例,英國企業在1875年率先打通川江航道,然後在1890年促成重慶開埠。英國公司在江北運輸煤鐵礦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10年前。】
  ■杜國宇
  【英國政府對製造業的戰略方針是建立政府和工業界之間的長期性戰略伙伴關係(而不是管理與被管理的上下級關係)來最大限度地提振增長。政府向企業推出廣泛、開放的政策計劃,提供有力的資訊和資金支援,政府的支持政策重點放在能提高英國在全世界競爭力的產業,鼓勵優勢領域的創新,優化其供應鏈並最大限度地支持這些優勢產業對海外出口。】
  ■杜國宇
  【重慶企業長安汽車早在2010年就在英國的諾丁漢建立了長安汽車英國研發中心,利用英國在發動機和變速器方面的技術優勢來提高長安公司在動力總成方面的設計開發能力。今年以來,長安汽車還在英國英格蘭中部尋找合適地點,興建新的研究與開發中心。重慶機電在2010年通過對英國精密技術集團(PTG公司)的成功收購,獲得螺桿機床、磨齒機、大型機床等產品的開發、設計及製造先進技術,使公司相關產業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縮短15~20年時間。此外,英國吉凱恩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長安汽車、上海納鐵福合資,在重慶設立納鐵福傳動軸(重慶)有限公司,製造輕系列傳動軸供應中國中西部地區汽車生產廠商。這都是重慶與英國在製造業展開深度合作的典型事例。】
  ■杜國宇
  【英國目前一直致力於在重慶推動中英在製造業領域的合作。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有高級貿易官員專門負責製造業領域的中英聯繫溝通。】
  ■杜國宇
  英中貿易協會
  重慶首席代表
  杜國宇
  【英國製造業版圖並不是鐵板一塊,不同地區在優勢產業分佈格局以及稅收政策優惠上存在差異。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需要消除信息的不對稱,提高獲取商情的及時性有效性,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英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官方投促機構的免費資源與平臺,盡可能地全面把握相關商業信息;另一方面也要善於同商業服務機構打交道,重視中介服務的作用和價值,借助專業化的服務來提高項目運作的效率,確保目標順利實現。】
  ■杜國宇
  【今年中英兩國政府已經啟動了中英先進製造業投資促進項目,通過搭建中英兩國投資合作平臺,為兩國企業雙向投資提供服務,推動中英在汽車、航空航天、高鐵等先進製造業領域的務實合作。自從去年英國首相卡梅倫訪問成都、英航開闢倫敦-成都直航以來,重慶與英國的產業聯繫得到了進一步深化。在“兩帶一路”發展的大主題下,重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當中歐亞大陸橋、渝新歐的一個起點,又是長江黃金水道上游的一個樞紐點。明年將是英國在重慶設立總領事館十五周年,英國在重慶的外交與商業存在(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英中貿易協會/英國西南商會、英國威爾士政府重慶辦公室)將推出一系列活動,攜手致力於促進重慶本地製造業企業和英國相關機構和產業伙伴的商業對接。】
  ■杜國宇  (原標題:談向中國學習製造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10dast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